炳煜 发表于 2024-10-16 02:33:44

“国资改革”力度肯定大于市场预期(转载)

  本周以来,上海资本市场再次强势传言:借三中全会《决定》之东风,新版上海国资改革方案在经历数年的反复推敲、增补后终于最后敲定成文,最快将在下周向社会公布。与此同时,如果一切顺利,深圳、重庆等地甚至更多计划单列市和部分地级市的国资改革方案,也将赶着马年早春的脚步陆续公布实施。受此利好消息激励,沪深两市国资国企上市板块多数个股股价集体上行。
  三中全会《决定》把新一轮国资改革定义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其最大政策亮点是允许民间资本参股国资投资项目,抑或通过资本市场公开操作,直接参股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也可携资参与国资与国企重组,携手做大国有经济蛋糕,共同分享国资保值增值和国企发展之红利。这为早就意欲借助资本市场做大做强辖地国资国企的地方政府吃了一颗不可或缺的政策定心丸。
  并非笔者盲目乐观,当下国资国企面临的改革态势是,既万事俱备,亦东风吹拂,惟一的悬念是实际操作是否能做到既稳妥还规范,真正达到市场所有参与者的共赢。上海是地方国资国企重镇,仅上海国资委系统在上交所范畴之内,由上海国资委监管的A股上市公司就达66家。至于尚未上市重组的由上海市国资委管辖的上海国资国企,无论数量及经济产出总量在上海经济总盘子中,均处于举足轻重之市场地位。从上海到全国,改革开放以来已前后经历三轮国资国企改革,相对于前三轮改革,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无论是决心、力度还是操作空间,都是前三轮所无法相比的。
  经前三轮国资国企“淘汰型改革”,眼下留下来的国资国企总体上体质较为强壮,产业优势相对明显。若前三轮国资国企改革多多少少以“卸包袱”为目标,带有较鲜明的被动改革色彩,那么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则是主动出击,以“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撬杠,力求把已大体“长胖”的剩余国企进一步做“结实”。
  这个判断是否靠谱,笔者以为仍拿上海说事最有代表性。眼下,上海66家国资国企A股上市公司,已有六成集中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市场关键行业和领域。下周行将公布的上海国资改革方案,拟通过未来数年的持续努力,进一步推动上海市国资国企向战略性产(行)业集聚,最终实现80%集中度之新目标。
  识者所知,目前全国国资国企分布于中央、省(区市)、市、县四个层级。从现状看,央资央企的资产证券化程度最高,省区级次之,市级更次之,到了县级,国资国企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譬如水、电、气、公交领域,所占比例已经很低,因此,县级国资国企已不是新一轮改革之重点。而作为其中的共性:国资中的央资、省资、市资,则主要集中于三级政府的投融资平台进行资本运作,这是此轮改革的主要发力领域。正因为如此,各地的改革方案都以“国资改革”冠名,而不以“国资国企改革”冠名,以进一步凸显改革之重点。
  不可否认的是,国资国企的现存领域及存量占比,各地的差异显而易见。但这并不改变上文所作总体性概析的客观性。鉴于上海国资国企在中国的标杆地位,分析此轮上海国资国企改革的思路、重点和目标,大体可以涵盖全国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可能方向和普遍的操作套路。
  完全可以这么说,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箭已上弦不能不发,但剩下的两个问题却必须提及、正视和预防:
  第一,如何防止哪怕尽量减少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过程中国有资产的“跑、冒、滴、漏、截”?这个难题在前三轮同类改革中带有相当的普遍性。此轮改革能否有效避免这类痛心现象重演,将直接关乎社会舆论对改革的评价与认同。第二,未来一段时间,当大量的国资国企以多种形式公开挂牌出让一定比例股权时,面对资本市场之“目不暇接”,欲参股的民资民企,该作何精当选择以避免投资失败?这一焦虑一方面须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的政府监管来缓解,但更关键的是要靠投资者擦亮眼睛“精挑细选”,这就涉及民资民企对拟投资对象的认真研判,相关功课从现在起就该认真加以准备。
   
   
   
   
   
   
   https://www.richdady.cn/case/item-175.htm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国资改革”力度肯定大于市场预期(转载)